大家好,我是柴妹。 不知道你们听说没?曾经被小米剥离的松果电子,最近又被小米给全资买回去了。 柴妹看到消息的第一时间,就去查了松果电子,发现该企业果然在近期发生了变更。 先是公司的法定代表人变成了林斌(这人可是小米的牌面),后来企业名字前面也冠上了小米的姓。 现在松果电子的股份已经百分百握在小米手里,不必多说,这事儿已经板上钉钉。 说来也是讽刺,小米饶了这么大个圈子,最后一切还是回到了原点。 1 要知道,2014年出生的松果电子,可是小米的亲儿子。 在决定做芯片的时候,雷军请教了不少业内人士。 那些人告诉他,想要做芯片,前期投入会非常巨大,至少要10亿人民币起步,预计投入10亿美元的资金,要花10年的时间积累,才会有结果。 且中途会伴随着无法预知的风险。 听着很难对不对? 的确很难,业界人士经常说,做芯片就是九死一生。 但是雷军不仅做了,并且在初期做得还行,至少松果电子发布的第一款自研芯片是比较受人期待的。 2015年,小米自研松果芯片第一次拨通电话。 并于2017年搭载小米5C,正式出道。 小米为其取名为澎湃S1。 从立项到量产,小米的这款自研芯片只用了28个月的时间,比原本预期的三年足足短了一大截。 这时候就有人跳出来质疑了,这么快就能研发出芯片?不会是什么PPT芯片吧? 虽说小米因为这款芯片一跃成为全球除了苹果、三星、华为之外的第四家拥有自主手机处理器的厂商,但这个速度太快了,反而让人觉得不真实。 为了证明澎湃S1,雷军在发布会上专门将它和高通骁龙625、联发科p20、联发科p10做了跑分对比。 结果让人意外。 澎湃S1是不是真的跟骁龙625和联发科p20不相上下,咱们暂且不提。(毕竟柴妹没用过小米5C,到底啥样咱也不知道...) 不过柴妹翻遍全网,特意找来了澎湃S1的具体参数。 /图源自电子发烧友/ 按照小米的说法,这款芯片的定位是中高端,而不是入门级。 所以尽管这款芯片依然有着很多的不足,但大家都对雷军很宽容。 是啊,全国除了华为之外第二个能自研芯片的手机厂商,就算再差劲大家也要鼓励。 再则,这款芯片虽然不是很好,但至少东西做出来了,能用,那就是好事儿。 于是继澎湃S1之后,无数人翘首以盼小米的澎湃S2,期待着澎湃S2的更进一步,如果性能可以提高,那么就会有人为之付费。 2 2018年,有消息称小米松果的澎湃S2已经开始量产,生产商是台积电。 只是网友们等来等去,始终没能等到澎湃S2的上市。 反而等到了松果电子被拆分重组的一幕。 避免大家看的心累,柴妹给大家“翻译”一下,2019年,小米发布了通知,说松果电子的研发团队进行重组,其中一部分人组建了新公司,叫南京大鱼科技,主要研发半导体,并开始独立融资。 然后南京大鱼半导体这家公司呢,小米只持有25%的股权,剩下的全部属于公司团队,换句话说,这家公司不归小米管了。 剩下的一部分人依旧在松果电子,专注手机SOC芯片和AI芯片的研发。 这消息一出来,舆论甚嚣尘土。 有人自称朋友是离职的松果员工,爆料称2018年雷军就没有往松果砸钱了,但是松果毕竟是自己的亲儿子,就算是傻了,也不能放任不管。 所以干脆就分成两部分,一边继续熬芯片,一边改做lot。 但是立刻就有人上来打脸,称自己就是松果的员工,咋没听说这个消息呢? 然后...无数网友就在评论区吵了起来... 柴妹也是个吃瓜群众,不知道事实真相如何,只是有一点毋庸置疑,从2018年到如今,澎湃S2的确是没有出现。 虽然时不时就有人蹦出来爆料澎湃S2的相关信息,但松果电子这个小米的“傻儿子”,自从被拆分重组之后,连融资都拿不到。 没有钱,怎么做芯片? 芯片这种东西,稍微了解的人都知道,就像是个无底洞,得疯狂烧钱,还容易失败。 而小米可以烧钱来制造芯片吗? 从澎湃S1之后再无芯片就可以看出来,答案是不能。 经常看我们文章的柴粉们应该都知道,小米现在很难,想做高端机却始终突破不了“性价比”三个字的桎梏。 小米为什么被骂也要做高端机? 不是大家故意唱衰小米,而是小米目前真的面临一个无法解开的死循环。 包括小米重新拿回松果电子也是因为这个原因。 3 来看一张统计图。 在小米的营收结构中,智能手机的营收占比在不断下滑。 表面上看,即使手机业务赚不到钱,小米也不会受到什么影响,因为小米现在的主要营收是其他业务。 可所有人都知道一点,无论小米靠什么赚钱,都离不开手机业务。 没有了小米手机的名号,小米布局的生态链、互联网服务的广告收入以及其他增值业务,全都会受到影响。 所以尽管雷军一直称小米为创新驱动的互联网公司,但市场却一直视小米为硬件公司。 从诞生开始,小米就一直秉承着薄利多销的原则,赚不到钱也没关系,反正卖手机的目的是为了赚互联网服务的钱,而不是手机的钱。 可是随着5G的出现,手机成本越来越高,于是乎,手机厂商们只能顺势涨价,小米也是如此。 举个例子,6+128GB的小米9物料成本约为392美元,而12+256GB版本的小米10物料成本约440美元。 换算成人民币,小米9光手机的物料成本就要2566元左右,而小米10的成本则在3119元左右。 这还不算人力、物流仓储、分发渠道等成本。 如果是5G芯片,还要算上5G基带的加入、更好的处理器、更好的CMOS等成本。 哦对了,现在小米根本就没有自己的芯片,只能花钱来买。 还是以小米9举例,搭载的高通骁龙855芯片,此前在网上的报价是单片600元人民币,之前的骁龙845单片也要480元人民币。 本来物料成本就要2566元左右,当然,可能芯片多买点能打个折什么的,但这也否认不了手机的高昂成本。 这么一轮下来,手机自然变贵了。 一方面是成本在这摆着的迫不得已,另一方面,涨价也是小米的顺势而为,本来就想做高端机,这下子用成本说话还能让消费者接受得心甘情愿。 可这样一来,就又要戳小米的心窝子了,想得挺美,问题是消费者愿不愿意买单? 做性价比手机就像是走钢丝,很难维护消费者的忠实度,你做一千元的手机,我愿意买,你做四千元的手机,那我就去买别的一千元的手机... 本来一台手机的利润就没多少,这下子还卖不出去,走不成薄利多销的路子...小米能怎么办? 这就是小米把松果电子重新拿回来的原因。 “性价比”的桎梏一时之间没办法,那就只能从降低成本来入手,也就是继续走之前半路分家的芯片路。 4 但是自研芯片这条路,也并不好走。 之前小米为啥会放弃自研芯片?虽然没公布原因,但肯定有一点是成本。 别看小米在其他业务上赚的盆满钵满,身为一家上市企业,哪里都需要花钱,终了还得把财报做好看点。 芯片又是一个极其烧钱的东西,人家华为海思芯片从2004年开始做,直到2016年才大获成功。 虽然依旧不能跟高通和苹果相比,但有总比没有好,况且海思麒麟目前已经能用了。 华为自研芯片这中间隔了多少年,而小米这才几年? 目前来谈芯片显然为时过早。 远水解不了近渴,如今的小米,一边在手机价格和成本之间两难,一边又被卡在技术上面。 没有自己的芯片,也没有自己的核心技术。 没办法,小米只能往黑科技方向发力。 什么陶瓷机身、双面屏折叠手机、20W无线快充、8K视频在线播放、100W有线快充、屏下相机、环绕屏、1亿像素相机...... 看起来很炫有没有? 但是其中双面屏手机和环绕屏手机只是给大家看了看就拿回去了,压根儿没发布...而所谓的100W有线快充、屏下相机等就是动了动嘴皮子,也没见搭载到手机上... 现在再回过头来看,小米为什么要急着做高端机? 因为小米手机需要赚钱、只有赚了钱才能投入研发、只有投入研发才能跻身高端旗舰机,可小米无论是否提高价格都赚不了钱... 对如今的小米来说,唯一真正征服的大概就只有营销这一块了。 就像柴妹今天写的这篇文章,虽然咱影响力不大,但也是被他俩白嫖了一下,免费做了个宣传不是? 主笔 | 小陆 编辑 | 四少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公众号柴狗夫斯基 未经允许,不得转载 推荐阅读:中国健康网 (正文已结束) (编辑:喜羊羊) 免责声明及提醒:此文内容为本网所转载企业宣传资讯,该相关信息仅为宣传及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,不代表本网站观点,文章真实性请浏览者慎重核实!任何投资加盟均有风险,提醒广大民众投资需谨慎! |